?“生气通天论篇第三”
黄帝曰:夫自古通天者,生之本,本于阴阳。天地之间,六合之内,其气九州〔1〕。九窍、五藏、十二节〔2〕皆通乎天气。其生五〔3〕,其气三〔4〕。数犯此者,则邪气伤人,此寿命之本也。 注【1】九州:《三部九候论》:“天地之至数,始于一,终于九。”九为终数。《六节藏象论》:“三而成天,三而成地,三而成人,三而三之,合而为九。”此处泛指天地之间各个不同的区域。【2】十二节:此指十二经脉。《灵枢?九针十二原》:“节之交,三百六十五会”;“所言节者,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,非皮肉筋骨也”。历代亦有注为“十二关节”。【3】其生五:五居天之生数一、三、五、七、九之中,为生数之主。此处论天气,所以说“其生五”。自然过程中各种运动方式的相互作用,表现为不同的数、序列与类别。五行、十干、二十五、五十等形成五数的纵向序列。五行、五藏、五色、五音、五志、五味等形成五数的横向类别。【4】其气三:《易?系辞》:“三五以变,错综其数,通其变遂成天下之文,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。”三为通变之数。易始于一,分于二,通于三。《老子》:“一生二、二生三、三生万物。”凡有形质者,莫不资生于三。此处论天、地、人关系,应指《易经》所谓天、地、人三才。在人则指形、气、神三元。杨雄《太玄经》揭示了三元、六气、九宫、二十七卦、五十四卦等数的三元序列规律,三进位制为其数学表达。 |
|
黄帝说:自古以来,通晓自然运动规律的人,认为一切自然和生命过程生成与变化的根本原因,在于阴阳两种运动方式的相互作用。天空与大地之间,四方与上下之内,自然之气布于九州。人的九窍、五藏、十二经脉皆与其息息相通。自然之生数为五,表现为木、火、土、金、水五行等五元序列;气运之变数为三,表现为天、地、人三才等三元序列。多次违反这一自然数序规律的人,就会被邪气所伤,因为这是寿命的根本。 按:“天”在不同的范畴中具有不同的涵义。如:⑴天空;⑵与地相对的整个天体;⑶与地气相对的天气,天为阳,地为阴,气为阳,形为阴,因此有时也代表阳或气;⑷泛指自然存在。本篇首句所论为自然的内在规律性,而不是指有形的天体。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。所以我们以此意译。但“自然”亦不同于习惯中使用的“自然界”,而是指无限的自然存在。下文“天地之间”之“天”则指与地相对的天空。再下文之“天气”则泛指自然之气。此节论人与自然相应的基本原理,并揭示了一、二、三、五等自然之数的序列规律,为本篇“生气通天”的纲领。“生气”就是指生命运动方式,“通天”就是与自然过程相通。中医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生命过程及其各种运动方式的相互作用,以及其与自然过程的相互联系。 | |
苍天之气,清净则志意治〔1〕。顺之则阳气固,虽有贼邪弗能害也。此因时之序。故圣人传精神,服天气〔2〕,而通神明〔3〕。失之则内闭九窍,外壅肌肉,卫气散解〔4〕,此谓自伤,气之削也。 注【1】志:生命存在表现为形、气、神三元。生命之神在五行归类中分为五神:魂、神、意、魄、志。肾藏志,为先天之本。王冰:“肾受五藏六府之精,元气之本,生成之根,为胃之官,是以志能则命通。”《灵枢?本神》:“意之所存谓之志。”志为生命之根,五神之原,属于非自我意识所能感觉和控制的有关生命之神的生成与发展变化。为生命的自在之神。意:五神之一。脾藏意,为后天之本。指思维、意识,为能对客观存在进行反映的主观世界。属于自我所能感觉和控制的生命之神。《灵枢?本神》:“心有所忆谓之意。”现代所谓“精神”往往指这一生命活动过程。而古代的“精神”往往指精气与心神。【2】服天气:服,服食。此指修炼入静状态下,人的形、气、神与自然之气进一步相通,从而主动接收和受纳自然之气的养生方法。【3】神明:神为五神之一。神清和用则明。心藏神,为生命活动之主宰。静通神,在修炼入静状态下,忘记自我意识,进入无我无物之境,才能通于神明。【4】卫气:卫气与营气相对,皆为水谷精气所化生。营行脉中,卫行脉外。中医学把温煦肌肤,卫外固表,交换气息,开合腠理的生命活动方式归属于“卫气”。 |
|
天空的气象如果清朗明净,人的志意就会平和安祥。顺从这人与自然相应的原理,人的阳气才可固密;即使遇到了突然袭来的风邪,也不能被侵入伤害。这是因为遵循了时空效应的有序性。所以圣人清静以养生,运转精气与心神,使内外谐调合一,并接受自然之气,从而通达于神明。违背这人与自然相应的原理,邪气就会乘虚而入,内使九窍闭塞不通,外使肌肉壅滞不利,卫气因之涣散,失去固密作用,这是自我损伤,而使正气削弱。 按:人与自然相应,是《内经》的指导思想。顺从这一原理,是养生的基本法则。违背这一原理,是患病的根本原因。本节所述圣人顺应自然、生气通天的过程,包括虚无清静、志意内守、运气调神、内外合一、服食天气、通达神明等,已全面揭示了养生修炼的精髓。无论后世各种各样的功法,怎样异彩纷呈、各显神通,也是万变不离其宗。 | |
阳气者,若天与日,失其所,则折寿而不彰〔1〕。故天运当以日光明〔2〕。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〔3〕。 注【1】彰:显示,实现。人的生命过程的自我实现、自我发展、自我和谐乃是中医养生和医疗活动的真正目标。【2】天运:此处应理解为日地空间的天体运行,而非广义的自然运动。【3】阳因而上卫外者也:上属阳,下属阴;阳主升,阴主降。阴阳在上下升降、内外出入、开合聚散的运动中,才能分别实现其藏精内守和固密卫外的作用。 |
|
阳气对于人,犹如太阳与天空的关系一样,失去其所应有的地位和作用,就会使人短寿而不能实现生命的自我发展。所以,日地空间的天体运行,有赖于光明的太阳。而人的阳气因为向上升发,如日之中天,才能发挥其卫护于外的作用。 | |
因于寒,欲如运枢〔1〕,起居如惊,神气乃浮。因于暑,汗,烦则喘喝〔2〕,静则多言,体若燔炭,汗出而散。因于湿,首如裹,湿热不攘〔3〕,大筋?短〔4〕,小筋弛长,?短为拘,弛长为痿。因于气〔5〕,为肿,四维相代〔6〕,阳气乃竭。 注【1】因于寒,欲如运枢:王冰注:“言因天之寒,当深居周密,如枢纽之内动;不当烦扰筋骨,使阳气发泄于皮肤,而伤于寒毒也。”后世多从。但以下“因于暑”、“因于湿”等皆作邪气所伤之病因解,唯此“因于寒”作天寒宜避之养生解似甚牵强。且以下“烦则喘喝”等皆指感邪后的证象。故此亦应指感受寒邪后的精神证象。【2】喝:因喘而发出的声音。【3】攘:rang,音“壤”。消除。【4】?:ruan,音“软”。收缩。【5】气:此指风气。伤于人则为风邪。亦有注为“气虚”,但上文寒、暑、湿皆为外邪所伤,此作风邪为顺。【6】四维相代:四肢相互更替。 |
|
由于感受寒邪,杂乱的欲念就象转动的轴枢一样翻来覆去,日常的起居如同受到了惊吓一样坐卧不安,进而导致精气浮越,神识恍惚。由于感受暑邪,就会出现自汗,烦躁时喘促有声,不喘时多言多语,身体炽热如燔炭,须汗出方能热退。由于感受湿邪,头重如有物蒙裹,湿热不能消除,大筋收缩短屈而不伸,小筋松弛长伸而不屈,收缩短屈便成为拘挛之证,松弛长伸便成为痿弱之疾。由于感受风邪,就会发生浮肿,如果四肢交替出现,便是阳气渐趋衰竭。 | |
阳气者,烦劳则张,精绝〔1〕。辟积於夏〔2〕,使人煎厥〔3〕。目盲不可以视,耳闭不可以听,溃溃乎若坏都〔4〕,汩汩乎不可止〔5〕。 注【1】绝:此处应理解为减少、消耗,严重时才致竭绝。【2】辟积:辟通“襞”,积通“?”。 襞?有皱褶义。此处作动词,可理解为重复积累。【3】煎厥:病名。为真阴被火热煎烁所致。可出现目盲、耳聋、突然昏厥等证。【4】溃溃乎:形容水流冲决河堤的样子。都:通“渚”。此指防水之堤。【5 】 汩汩:gu,音“古”。水流涌泄不止的样子。 |
|
阳气因心神烦扰,身形又劳作过用,就会紧张亢奋,而使阴精消耗。这种情况不断重复,到了暑热盛的夏季,就会使人发生煎厥。双目昏蒙难视,双耳壅闭失聪,其势如河堤溃败而不可收,逝水流泄而不可止。 | |
阳气者,大怒则形气绝,而血菀於上〔1〕,使人薄厥〔2〕。有伤於筋,纵〔3〕,其若不容〔4〕。汗出偏沮,使人偏枯。汗出见湿,乃生痤?。高梁之变〔5〕,足生大丁〔6〕,受如持虚。劳汗当风,寒薄为?〔7〕,郁乃痤。 注【1】菀:yu,音“郁”。茂盛,集结。此处应理解为郁积。【2】薄厥:病名。因大怒而迫使气血上逆所致。可出现卒然厥逆、头痛、眩扑等证。【3】纵:弛缓。【4】不容:不能随意运动。【5】 高梁:通“膏粱”。肥甘厚味。【6】足:足够,多。丁:同“疔”。【7】薄:同“迫”。 ?:zha,音“渣”。粉刺。 |
|
阳气因大怒而逆,身形与精气俱耗,血郁积于头部,使人发生薄厥。如果筋有损伤,就会弛缓不收,肢体行动不便。出汗偏于一侧,使人半身不遂。出汗后受湿邪,会生痤疮汗疹。多食肥甘厚味,足以罹患大疔,得病如同拿着空的器具,等待受盛物品一样容易。劳动汗出受风,寒邪迫于皮肤,毛孔闭塞结为粉刺,郁积日久便成痤疮。 | |
阳气者,精则养神,柔则养筋。开阖不得,寒气从之,乃生大偻〔1〕。陷脉为瘘,留连肉腠〔2〕。俞气化薄〔3〕,传为善畏,及为惊骇。营气不从〔4〕,逆於肉理,乃生痈肿。魄汗未尽〔5〕,形弱而气烁,穴俞以闭,发为风疟〔6〕。故风者,百病之始也。清静则肉腠闭拒,虽有大风苛毒〔7〕,弗之能害。此因时之序也。 注【1】大偻:病名。为寒邪侵袭,筋络失养所致。表现为身体俯偻,背部屈曲。偻,lou,音“楼”。 【2】腠:cou,音“凑”。肌肤间的空隙。此指腠理,注见下文。【3】俞:通“腧”、“输”。此指俞穴。为经络之气活动密集之处,藏府神气游行出入之所。俞穴现象是一种概率现象。【4】营气:出于中焦,由水谷精气所化生,入于脉中,随血运行以至全身。中医学把分泌津液,化以为血,营养四肢,灌注藏府的生命活动方式归属于“营气”。【5】魄汗:肺主皮毛,肺藏魄,所以称体汗为魄汗。魄,见《六节藏象论》注。【6】风疟:疟疾的一种。为阴暑内伏,复感于风邪所致。可出现烦躁、头痛、自汗、先热后寒等证。【7】大风苛毒:大、苛,均有急剧猛烈之意。 |
|
阳气内化精微可以养神,外用柔和可以养筋。内外开合失调,寒邪乘势而入,就会发生大偻。寒邪深陷经脉,就会导致瘘疮,并滞留于肌肉腠理而难愈。寒邪随经俞之气内迫藏府,可使人出现易恐惧及惊骇。营气不能顺行,阻于肌肉腠理,就会形成痈肿。汗出未尽,不能驱邪外出,形体衰弱,而且正气消耗,俞穴闭塞,就会发生风疟。所以说风邪是引起各种疾病最初的原因。但是,人的神气清明宁静,可使肌肉腠理固密,从而避拒邪气于外,虽然遇到大风苛毒,也不能够被其侵害。这是因为遵循了前述时空效应的有序性。 | |
故病久则传化,上下不并,良医弗为。故阳畜积病死〔1〕。而阳气当隔,隔者当写。不亟正治〔2〕,粗乃败之〔3〕。故阳气者,一日而主外。平旦人气生〔4〕,日中而阳气隆,日西而阳气已虚,气门乃闭〔5〕。是故暮而收拒,无扰筋骨,无见雾露。反此三时,形乃困薄。 注【1】畜:同“蓄”。【2】亟:ji,音“及”。急速。正治:中医治则之一。为采用与病证表现相反的治疗措施。如虚象用补,实象用泻等。此阳蓄阻塞为实,用泻法则为正治。正治与反治相对。【3】粗:此指“粗工”。即技术水平低劣的庸医。【4】平旦:清晨日出之时。【5】气门:此指汗孔。为阳气宣散之门户,所以称为“气门”。亦可泛指人与自然之气相通的所有空隙与通道。 |
|
久病一定会传变,上下气不相交会,良医也无能为力。所以阳气异常蓄积,也可使人患病而死。阳气蓄积会使上下阻隔,治疗阻隔不通当用泻法。如不急速地采取正治的方法,庸医的失误就会使阳气衰败。所以说人的阳气,一天里皆主于外。清晨阳气开始生发,中午阳气达到隆盛,傍晚阳气已经虚衰,汗孔因而随之关闭。傍晚阳气收敛,避拒邪气于外,不要扰动筋骨,不要触冒雾露。违反这三时的阳气活动规律,形体就会受困而被邪气所迫。 | |
歧伯曰:阴者,藏精而起亟也〔1〕;阳者,卫外而为固也。阴不胜其阳,则脉流薄疾〔2〕,并乃狂〔3〕。阳不胜其阴,则五藏气争,九窍不通。是以圣人陈阴阳〔4〕,筋脉和同,骨髓坚固,气血皆从。如是则内外调和,邪不能害,耳目聪明,气立如故。风客淫气,精乃亡〔5〕,邪伤肝也。因而饱食,筋脉横解,肠?为痔〔6〕。因而大饮,则气逆。因而强力,肾气乃伤,高骨乃坏。 注【1】起亟:亟,通“极”,屋脊。起极,使屋脊撑起。以此比喻阴气对于形体的支撑作用。形为阴,气为阳。张景岳注:“亟,即气也。”后世多从。但此处论阴阳之并用,似非言精气之互生。【2】薄疾:急迫而快速的样子。【3】并乃狂:阳偏盛而有阳邪相并,则阳更盛。阳盛则狂。狂,病名,可见狂呼乱叫、狂奔或攀高等。【4】陈:铺陈、敷布。【5】亡:损耗。【6】肠?:病名。为肠中筋脉郁胀不畅所致。可出现便血,或泻脓血。 |
|
歧伯说:阴藏精于内,就象栋梁一般支撑着形体;阳防卫于外,犹如壁垒一样固护着生命。阴弱而阳偏盛,脉流急迫快速,如有阳邪相并,就会出现狂病。阳弱而阴偏盛,五藏之气失和,导致九窍不通。所以圣人敷布阴阳,使筋脉和顺,骨髓坚固,气血相从。这样就会内外和调,邪不能害,耳聪目明,气运如常。风邪侵袭,会逐渐消蚀阳气;阴精损耗,是由于邪气伤肝。因为进食过饱,筋脉横逆弛缓,易患肠?,久为痔疮。因为饮酒过度,可导致气上逆。因为勉强用力,肾气就会受伤,腰部脊骨就会损坏。 | |
凡阴阳之要,阳密乃固〔1〕。两者不和,若春无秋,若冬无夏。因而和之,是谓圣度。故阳强不能密,阴气乃绝。阴平阳秘,精神乃治;阴阳离决,精气乃绝。因於露风,乃生寒热。是以春伤於风,邪气留连,乃为洞泄〔2〕。夏伤於暑,秋为?疟。秋伤於湿,上逆而?,发为痿厥〔3〕。冬伤於寒,春必温病〔4〕。四时之气,更伤五藏。 注【1】阳密乃固:因前文已有阴“藏精而起亟”的论述,所以此处省略“阴平乃藏”。以下四时所伤之省文亦同。 《太素?调阴阳》作“阴密阳固”。杨上善注:“密内,阴之力也;固外,阳之力也。”【2】洞泄:病名。一名飧泄。为消化不良引起的急性腹泻,而且完谷不化。【3】痿厥:病名。湿邪久滞入藏为咳,侵于筋脉为痿。参见《四气调神大论》注。【4】温病:病名。此指因冬伤于寒,至春季阳生之时,而发生的热性病。与《伤寒论》太阳病之温病,以及后世因外感温热邪气所致多种急性热病的总称不同。 |
|
大凡阴阳相互作用的要领,阳气周密才能固护于外,阴气平和才能藏守于内。阴阳不和,就好象有春无秋,有冬无夏一样。因此把调和阴阳,称作圣人的法度。阳用太过而不能固密,阴气就会逐渐被耗竭。阴气平和而阳气固密,精与神就会协调有序;如果阴阳分离决别,精气也就随之竭绝。因为冒受风邪,就会发生寒热。所以春季被风邪所伤,邪气留滞不去,夏季易患洞泄。夏季被暑邪所伤,秋季易患疟疾。秋季被湿邪所伤,冬季易患气逆,进而出现咳嗽,甚至发展成为痿厥。冬季被寒邪所伤,春季会患温病。四时邪气,更替伤及五藏。 | |
阴之所生,本在五味〔1〕,阴之五宫〔2〕,伤在五味。是故味过於酸,肝气以津〔3〕,脾气乃绝。味过於咸,大骨气劳〔4〕,短肌,心气抑。味过於甘,心气喘满,色黑,肾气不衡。味过於苦,脾气不濡,胃气乃厚〔5〕。味过於辛,筋脉沮弛〔6〕,精神乃央〔7〕。是故谨和五味,骨正筋柔,气血以流,凑理以密〔8〕,如是则骨气以精。谨道如法,长有天命。 注【1】五味:酸、苦、甘、辛、咸称五味。味的五行归类为:酸入肝、苦入心、甘入脾、辛入肺、咸入肾。此处指饮食五味。【2】五宫:五藏。【3】津:溢。此指过盛。【4】大骨:即高骨,腰间命门穴上脊骨。肾主骨,此处亦代指肾。【5】厚:积聚太过,厚则不行。胃气宜降,厚则迟滞。【6】沮:ju,音“举”。阻止。此指活动受阻。 【7】央:通“殃”。【8】凑理:凑,通“腠”。腠理,指体表与藏府之表血气所注之处,为人与自然之气出入开合的门户。亦即现代所称人体与外环境进行物质、能量、信息交换的边界。《金匮要略》:“腠者,是三焦通会元真之处,为血气所注。理者,是皮肤藏府之文理也。” |
|
阴精发生的根本在于五味,但是藏阴精的五藏,又会因五味而受伤。所以过食酸味,会使肝气溢盛,脾气就要衰弱。过食咸味,会使腰脊受损,肾气劳伤,肌肉痿短,心气抑郁。过食甘味,会使心气烦闷,胸腹胀满,肌肤色黑,肾气失衡。过食苦味,脾气不得濡润,胃气于是迟滞。过食辛味,筋脉活动受阻,弛伸而不屈曲,精气与心神也被损伤。因此谨慎地调和五味,就会使骨骼正直,筋脉柔和,气血流畅,腠理固密,这样才能骨气精健。谨慎地敬道遵法,可享有天赋寿命。 按:饮食益人,亦可伤人。上文有大饮、饱食、高梁之祸,此节论五味偏嗜太过之害。不仅伤及相应五藏,并可累及相关藏府。根据五味与五藏的归属关系,文中“甘”当作“苦”,“苦”当作“甘”。如《至真要大论》所言:“夫五味入胃,各归所喜。故酸先入肝,苦先入心,甘先入脾,辛先入肺,咸先入肾。久而增气,物化之常也。气增而久,夭之由也。” |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