站点导航
北京平心堂中医
门诊部
主页
中心简介
 
搜索:
关键字:  


香港按照中药理论,推进中药产业

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  梁荣能博士

中国中医药学会[香港浸会大学访问学者]  李致重教授

 

  随着人类医学的发展,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,对我们的中医和中药,都表现出很大的热情和高度的关注。在“世界需要中医药,中医药要走向世界”的形势推动下,香港政府也于1998年提出,要把香港建成“国际中医药中心”的目标。几年来,在推进中药产业发展方面,我们已经做了不少工作。下面谈几点看法,与大家共同讨论。

一、中药和西药的区别

  “在中医经络藏象、病因病机、诊法治则理论指导下,按照四气五味,升降浮沉、功效、归经等原则和指标,在中药材基础上生产的、供中医辨证论治临床使用的饮片或成药”,属于中药。

  关于中药的这一解释(或定义),这里要强调三点:

  第一,中药的理论和中医的基础理论是一脉相承的。它是在中医经络藏象学说、病因病机学说、诊法治则学说基础上衍生出来的,而不是在解剖和生物物理学、生物化学基础上形成的。也就是说,中药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,为中医辨证论治所使用的药物。

  第二,中药的寒、热、温、凉四气,酸、苦、甘、辛、咸五味以及归经理论,是按照“以偏治偏”的“对抗性调节”原理,对药物功效进行评定的一种标准。它显然与西药的物理、化学标准不同,而是中医由实践到理性的升华的,与中医基础理论相匹配的专业学科标准。

  第三,中药的临床剂型主要有两类,即饮片和成药。饮片是依据临床需要,为配制汤剂或其它剂型,由中药材加工、炮制而成的中间制剂;成药则是由饮片进一步加工制成的,供临床直接使用的丸、散、膏、丹等成品剂型。这些剂型是中医辨证论治临床中使用的,但与西药化学提取、合成制剂不可相比。

二、关于中药现代化

  当前,中医中药现代化是人们共同关心的问题。应当看到,“现代化”代表了社会上对中医中药发展的一种急切心理,也是中药在自身发展中的具体问题。但是,中医是中华民族优的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它与西医是完全不同的另一种医学科学体系。所以,我们在中医、药的“现代化”问题上,决不能把“传统”简单地归结为历史的“过去时”。认为中医药是过去历史上产生的,便是过时、落后的,而忽视了它的科学性。至于“发展”,对于任何一个学科来说,发展是“时代性的,也是历史性的”,“发展是内在于传统的历史性演进”。这就是说,中医药现代化不能脱离中医自身的理论和原则。

  20世纪里,人们在中东发展方面曾走过一些弯路。在回顾过去,面对未来时,我们应当充分认识两个问题。中药理论与实践,科学与技术的正本清源的研究,是不容忽视的中药现代化的基础。只有这样,我们对中药进行技术改进的时候,就不会脱离中医的科学原则。20世纪后半叶,一些地方借口“技术先行”,搞出了一些偏离中医科学理论的“汉方颗粒剂”、“单味中药颗粒剂”等,实践已经充分证明,其效果并不见得好。这些事实已经雄辩地说明,只重视生产环节(包括包装)上的技术而忽视中医药的科学原理和使用特点,是行不通的。

  第二,要分清西药和中药的界限,防止越俎代庖、张冠李戴的现象蔓延。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:“用西药药物物理和药物化学的方法,按照西医生理和病理的原则从中药材中提取西医认为的有效成份,然后根据西医临床药理的指标用于西医临床的药物,应划归为西药”。

  常期以?,国家卫生部掌握的原则也是这样。如金鸡纳霜、东茛菪碱,是西药,以后的麻黄素(由麻黄中提取)、黄连素(由黄连、黄柏中提取的小?碱)、联苯双脂(由五味子中提取)、青蒿素(由青蒿中提取)等等,也都是西药。这条路,是过去西药发展曾经走过的路。

  内地改革开放后,西方的西医在缺少特异性药物的情况下,骤然看到中国有上万种用于防病治病的中药材,有30多万张用于临床治疗的方剂,为此十分兴奋。但是,如果他们手中掌握的仍然用化学提取的方法,那么,不管从中发现多少新药,都全部是新的西药而非中药。这一条路,固然对西医有好处,对人类有好处,但是,并非中医现代化的路。这是今天的中医、药开发研究者必须明白的科学问题。

三、中药现代化的战略重心问题

  在中药现代化进程中,从战略而言,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形成中国特色的,以中医、中药为代表的具有医学权威地位和中国品牌特征的知识经济产业。为此,我们认为应当采取三个方面的战略步骤。这就是调整战略、基础战略和超越战略。调整是解决历史遗留问题、提高认识、统一步调的战略;基础战略是为大踏步的发展、自我超越做准备的战略。就调整战略和基础战略而言,当前应抓好四个重心。

  第一,以中药材质量控制为核心,广泛进行中药材品种的调查和研究。以确定同一药材的最佳品种,作为药材质量规范化的标准。在此基础上,对最佳品种里的植物性药材,推广并逐步实现全面的地道化生产。这是中医中药现代化的根本基础,也是建立中国中药产业的首要任务。

  第二,以中医药理论为依据,开展中药饮片规范化、标准化研究。由于中国幅员辽阔,历史悠久,各处饮片加工、炮制的方法、标准差异较大。到目前,全国在饮片加工上执行的仍然是“地方性规范”,而非“国家标准”。这不仅不利于国内的学术交流、疗效评定、安全用药、科学管理等,更谈不上中医中药以规范的形象“走向世界”了。因此,这既是一个重大的调整战略,也是中医药走向世界的基础战略,必须下大决心首先做好。

  第三,中成药的调整、整顿、开发、生产问题。中成药的开发与生产,同样要贯彻“先治疗、后补养”的原则,以防病治病为重点,兼顾养生、保健、康复类中成药。内地近20年来,受“经济大潮”的影响,中成药(包括保健品)开发不够严肃,这个问题已经波及香港、台湾和不少周边国家。所以,要以中医药理论为前提,把好这一关。

  第四,加强中医、中药知识产权和药物资源的保护,以中医、中药的科学为前提,巩固中国中医和中药产业在国际上的领先和主体地位。对于境内和境外违背中医中药原理,巧立名目、花样翻新、哗众取宠、惟利是图、坑害患者、损害中医中药形象以及扰乱中药市场的行为,中国人要敢于说“不”。中国人有理由根据自已中医、中药的标准和原则,采取必要的反伪、防伪措施。为捍卫中医、中药的科学性、严肃性,发挥产权国应有的作用,为中医药走向世界的超越战略铺平道路。

 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,也是唯一的天然药材生产国。从知识经济的角度看,这是中华民族的最大财富。然而,它既是我们享用不尽、取之不竭的万世利益之源,但同样可能因我们的无知或管用失当而丧失于当代。在这一点上,当代的中国人一定要有这种战略眼光。

四、两条路

  近年来,“中药现代化”的呼声很高,使中国人深感振奋。由对于“中药”和“现代化”的定义不清楚,因此行动的盲目性也很大。本文在第二部分对“中药”的含义(或定义)已经作了说明。至于“中药现代化”,按照本文前边所讲的“发展是内在于传统的历史性演进”的精神,那么,遵照中药(包括中医)理论的内在特点和规律,推进中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向前发展,就是中药现代化。而在本文第三部分所讨论的“中药现代化的战略重心”,即是我们这里所讲的第一条路,也是中药现代化进程中首先必须做好的几件大事。

  第二条路是为西医服务的,即从中药材或者中医过去用的配方中,为西医的临床需要提取新的西药。这一条路是西药研制、生产历史上走的老路。既然西医在许多疾病的治疗上缺少特异性药物,因此希望从中药材里以化学提取的方法,为自己寻找新药,我们当然不反对。在这一方面,国际间己经有一整套共同遵循的法规、标准。如“药品非临床安全性研究质量管理规定”(简称GLP)、“药学临床质量管理规定”(简称GCP)、“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定”(简称GMP)等等。只要做到与这些法规、标准直接接轨,即可以生产出新的西药。从社会学角度上讲一句自我提升的话,这也是中国对人类的西医西药发展的一种贡献。

  但是,医药界,尤其是中医药界对第二条路必须在学术上明确界定:这种做法从动机到效果,与中医、中药无关。特别需要强调的是,绝不能把第二条路视为“中医现代化”之路。

2001年4月25日

 

美国镜像:http://www.tcm-rc.com
中心地址:北京东城区王府井大街218-2号 (100006)
中心电话:010-65235566 传真:010-65236611
Email:pxt@cuiyhueli.comyjzx@cuiyueli.com
京ICP备05069961号 京公网安备110101001167号
建议分辨率:1024*768
 版权所有:北京崔月犁传统医学研究中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