站点导航
北京平心堂中医
门诊部
主页
中心简介
 
搜索:
关键字:  


中药不良反应:古人早有定论

《中国医药报》记者 金亮

 

  近年来,药物不良反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,“中药不良反应”的字眼也时见报端。与此同时,很多药品及保健品都打出了“纯中草药制剂,无毒副作用”的广告词。中药究竟有没有不良反应呢?

  古人说:是药三分毒

  很多人认为,中药是纯天然的,不像西药是化学制剂,因而没有毒副作用,可以放心大胆地吃。对此,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教授谢海洲说,俗话说的“是药三分毒”还是有道理的,古人认为,中药是“以毒攻毒,具毒药以供医事”。谢教授介绍说,古人将中药分为大毒、常毒、小毒、无毒四种,认为“大毒治病,十去其六;常毒治病,十去其七;小毒治病,十去其八;无毒治病,十去其九。”古人还强调“切忌过用伤正”。

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教研室教授龚树生也说,中医学从一开始就非常重视中药的毒性。远古时候,认识毒物、避免中毒是人类能够生存和繁衍下来的一个重要条件,在此基础上,人类才逐步认识到某些植物、动物、矿物能够用来治病。因此,从我国最早的药学专著《神农本草经》开始,就把中药按毒性的大小来分类,以便大夫在用药时加以注意。

  龚教授说,正是因为中医很早就注意到了中药的毒性和副作用,因而在临床应用时就特别注意尽量减少它的毒副作用,比如对中药材进行炮制、用药时进行配伍等,都是为了使中药的毒副作用降低,同时又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疗效。

  龚教授介绍说,有无毒性历来被当成中药的基本药性,因此,医生在临床应用时一定要重视中药可能产生的毒副作用。记者查阅了五部本草类古籍,《神农本草经》按毒性大小将所载药物分成上、中、下三品,其余四部均将有无毒性列在“气味”一项中,如《本草纲目》中对黄瓜的“气味”是这样表述的:“甘,寒,有小毒。”

  纯天然的东西也不能随便吃

  回归大自然的浪潮席卷全球,中药也随之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青睐,有的人生了病就到药店随便买些中药来吃,有的慢性病患者长期服用中药,还有的人没病也要服些中药或用中药材做的保健品来防病,他们都认为,中药没有毒副作用,就是吃错了也不会有事。那么,中药真的不会吃出毛病来吗?

  谢海洲教授介绍说,中药的不良反应主要有以下几种:

  毒性反应:药物本身有毒,对人体有损害;
  副作用:除正常的治疗作用外,还有一些对人体不利的作用;
  特异体质引起的反应:有些人服用某种中药会产生不适,比如备受人们关注的马兜铃中毒的问题(谢教授说,很早以前就发生过有些人用了马兜铃以后不舒服,于是改用他药的情况);
  过敏反应;
  药物依赖性;
  ……

  龚树生教授指出,过去人们对中药的慢性毒性、长期毒性及蓄积毒性等认识不够,这些问题还有待于今后进一步研究。龚教授举例说,目前银杏叶制剂备受大家青睐,但大多数人可能不知道,银杏叶中有一种成分叫银杏酸,如果用的剂量过大,或者服用时间比较长,那么就会对心脏有损害,因此,服用银杏叶制剂应限量,而不能无限制地随便吃。有些人用捡来的银杏叶片泡水喝,龚教授说,这是很危险的。

  龚教授还说,中药应用时是非常讲究剂量的,无论是单服药的剂量过大,还是服用的时间过长,发生毒副作用的可能性都会增加。如果能严格掌握好剂量和疗程,就可以避免或减少毒副作用的发生。

  谢海洲教授说,除了超量或长期服用外,造成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主要有药证不符、用药途径不当、误服误用、药材质量问题、不适当地与西药联用、违反用药禁忌、病人自身体质问题等。

  看来,纯天然的东西也不能拿过来就放进嘴里,否则,当年神农也就不用尝百草了。想治病、想长寿的心情可以理解,但是药吃错了,反而会离健康长寿的初衷越来越远。

  中药不良反应为何多起来

  既然中药不良反应问题一直都被中医所重视,并一直被解决得很好,那么,为什么近年来这一问题却屡屡出现,被媒体“炒”得沸沸扬扬呢?

  龚树生教授认为,中药饮片的质量是造成中药不良反应的重要原因之一。龚教授说,目前中药饮片的质量令人忧虑,在采收季节、品种选用、炮制方法、储存等方面均存在一些问题(如二次污染等),有关部门应对此类问题加强调查,及时处理。谢海洲教授也提到了中药饮片的质量问题,他说,中药由野生改为家种家养,种植过程中施用化肥、农药,还有水源的污染,是否影响到了药材的质量,导致了不良反应的发生和增多,都应进行研究。

  北京崔月犁传统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张晓彤认为,所谓的“不良反应”,很多时候并不是药物本身造成的,而是人造成的。

  张主任说,古人治病用药讲究“中病即止”,就是说,病好了,就不再吃药了,而现在很多人(包括一些医生)却认为,中药可以长期吃,这是非常错误的,这也是中药慢性毒性、长期毒性、蓄积毒性出现的重要原因。中医讲究辨证论治,一药对的是一证(证型),而不是一病,也就是说,病名一样,但吃的中药却可能完全不同,因此,张主任再一次强调“是药三分毒”的说法,他说,如果药证相符,可以治病;如果药证不符,就会伤人害命。他特别提出,现在有些中医大夫望闻问切不会,八纲不懂,古汤头不会背,遇到病人就按照西医的理论去拼凑处方,这样的大夫开出来的药方怎么能没有副作用呢?

  张主任说,西药每年都要淘汰掉一批,而中医因为有独特的用药理论,因此,虽然“有毒”,但经过两千多年的实践检验,这么多的中药哪味药也没有被淘汰掉,这正是中医用药的独到之处。

  北京泰一和中医药研究所主任王文奎毫不客气地说,中药不良反应的“出现”,一是用药不当,二是“假”中医多,“真”中医少。

  记者就这一观点问及谢海洲教授,谢教授说,这说的是中医大夫的水平问题。他说,过去学医是十年寒窗,要下苦功夫,而现在肯下苦功夫的大夫少得多了。

  谢海洲教授认为,对于中医药的研究,应该继承与发扬并重,而现在是偏重于发扬,继承得不够,因此,有些宝贵的东西就被丢掉了。谢教授说,中医是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结合,如果非要把人文的部分去掉,只剩下自然科学,弄得不好,它就不科学了。记者问谢教授行医几十年来给患者开的药有没有出现过不良反应,谢教授说:“很少”。

  所有接受采访的中医专家均表示,中药不良反应目前在国内还不很多见,主要是在中药出口时表现得比较明显。谢海洲教授说,中药出口时主要有重金属含量超标、某些中药中有毒成分超标及名实不符等问题。龚树生教授认为,某些成分超标的问题值得商榷,因为中药并不是当饭吃,一天只需要吃2-3次,这样算下来,可能剂量根本没有超标。张晓彤主任认为,中医药有自己的理论和应用方法,不能套用西药的那一套研究方法,什么都由实验室里的老鼠“说了算”,在中医看来,同一种药不能人人都吃,要辨证论治,不对症的当然有毒,这是非常正常的。

  人生了病总要吃药,不管中药还是西药,都不能随便吃。那么,作为既不懂中医又不懂西医的患者,该怎样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呢?

  首先,不要乱吃药。虽然很多中药“无毒”,但它毕竟是药,吃错了也会出问题。如果因为各种原因不能请医生进行指导,至少要仔细阅读药品(以及中药制成的保健品)的说明书,弄清楚是否适合自己服用。谢海洲教授和张晓彤主任都提到,大米虽然无毒,吃多了还会撑着,何况药呢!

  其次,尽量找“真”中医看病。

  最后,中药、西药分开吃。谢教授说,中药和西药不宜同服,应相差一小时,而且,中药应在饭后服。

  其实,让患者自己去避免药物不良反应是很难的,毕竟,他们不是专业人士。如果他们都懂了,医生也该“下课”了。正因为如此,每一个中医大夫都应认真钻研中医药理论,为患者把好这一关。

原载于《中国医药报?健康周刊》第159期

 

美国镜像:http://www.tcm-rc.com
中心地址:北京东城区王府井大街218-2号 (100006)
中心电话:010-65235566 传真:010-65236611
Email:pxt@cuiyhueli.comyjzx@cuiyueli.com
京ICP备05069961号 京公网安备110101001167号
建议分辨率:1024*768
 版权所有:北京崔月犁传统医学研究中心